2024年9月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在“2024年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发布了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本报记者了解到,平台聚焦“算碳”“知碳”“控碳”三大核心功能,充分发挥标准化引领、数字化引擎、专业化赋智、市场化赋能的作用,为电力行业企业提供产品碳足迹(CFP)与环境产品声明(EPD)服务,助力电力行业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行业、企业率先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试点工作并积极推广。“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之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战略部署,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电联建设了这一统一规范的中国本土化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
“算碳”“知碳”“控碳”是平台的核心功能
为国家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中电联副秘书长潘荔指出:“长期以来,电力行业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通过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全产业链降碳具有更大的空间,以及更好的技术、经济、环境效益。从国际方面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电池法案等凸显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在国际经贸合作中的重要性,产品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已成为欧美国家对进口产品的关键约束。构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汇聚标准建设、数据库开发、核算能力建设的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已成为电力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因此,平台设置了“算碳”“知碳”“控碳”三大核心功能,为国家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具体来说,一方面,平台聚焦全周期“算碳”,可提供标准化核算服务。以“算碳”为工作起点,依据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等标准化文件,按照编标准、搭模型、建手册的规范性流程,实现依据充分、程序规范、结果互认的“算碳”全过程管控,出具产品碳足迹(CFP)及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证书。
另一方面,平台聚焦全社会“知碳”,构建本土化因子数据库。以“知碳”为桥梁纽带,联合上游原材料等重点行业,不断迭代形成电力行业碳足迹因子和重点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基准值,为国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贡献电力智慧。
同时,平台聚焦全方位“控碳”,推动一体化碳标识认证。以“控碳”为目标,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制度、落实节能降碳管理要求、挖掘减碳潜力、提升产品低碳竞争力;推动行业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已初步形成23个产品碳足迹报告
开放8个品类碳足迹核算及认证
本报记者了解到,平台具有服务性、公正性、开放性、全面性、权威性等特征。
服务性方面,平台不仅可以服务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电力生产企业算清碳、降低碳,服务市场主体采购低碳产品,也便于电力行业精准实施碳排放管控。
公正性方面,平台对同一类产品按照统一规范的数据收集、影响评价过程,形成结构一致的产品碳足迹报告,并通过第三方独立验证,确保数据准确,可追溯、可比较。
开放性方面,用户可以自愿申请,共享平台信息。平台鼓励专业机构入驻,利用平台资源开发模型和数据库,开展产品碳足迹报告与认证工作。
全面性方面,平台覆盖电能产品与电力装备产品两个维度,充分发挥标准化引领、数字化引擎、专业化赋智、市场化赋能的作用,实现电力行业产品绿色评价、企业绿色制造、行业绿色采购全方位服务。
权威性方面,由中电联牵头,聚集专业团队,编制严谨的产品标准,采用丰富的活动数据,联合电网、发电及电力装备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委员会,全过程监督管理平台工作。
据介绍,平台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持续推进。
现阶段已完成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核算指南等7项国家标准的立项及初稿编制工作;完成变压器、电站锅炉等8项电力装备产品PCR团体标准的编制及试算工作,初步形成23个产品碳足迹报告。
目前,平台已开放变压器、电力电缆、导地线、输电杆塔、智能电能表、电站锅炉、光伏组件和逆变器8个品类碳足迹核算及认证企业线上申请功能。
预计到2025年电力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推动电力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认证结果国际衔接互认
据潘荔介绍,下一步中电联将重点围绕4个方面深化平台建设。
一是加快碳足迹标准化工作。按照“发、输、变、配、用、储”等应用场景,加快标准编制,丰富平台产品种类。预计到2025年,制定出台30项左右电力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电力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制定出台80项左右电力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电力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二是推动专业背景数据库建设。结合我国电力装备产品生产工艺和电力系统运行特点,明确电力行业各类因子数据集的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要求,梳理数据要素清单,不断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数据资源,为建设我国本土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畅通脉络,定期更新发布,推动外界引用。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互认。加强国际碳足迹方法学研究,跟踪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碳足迹相关管理制度、认证规则和实施成效;加强与国际相关方的沟通对接,推动电力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认证结果衔接互认。积极参与国际碳足迹相关标准规则的制修订,开展学术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四是加强平台规范有序运营。结合电力装备产品特点,按照专业化、市场化方式推动平台建设运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将遵循国家建设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相关要求,建立审核评价机制,严格管控平台入口和出口,确保出具报告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中电联表示,后续愿与专业机构广泛合作,研究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积极推动平台产品碳足迹结果纳入电网和发电企业绿色采购采信范围,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产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