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常态防控。及时研判大气形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业污染源、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重点污染源的常态化管控,督促企业改进、增添环保设施,激励水泥等重点行业实施深度治理,实现超低排放,突出加强夜间和节假日突击检查。
(2)强化应急监管。依托空气质量监测站,适时收集整理、分析研判污染指数变化态势,加强专业领域协作,健全预警处置机制,必要时启动应急管控措施,及时对挥发性企业实行错峰生产或限产、停产,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细颗粒物排放量。
(3)强化长效防控。印发污染治理、专项整治、空气质量达标、应急保障等多个专项工作方案,落实部门、企业、专职领导、专职人员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严格依法执法,对违法企业立案查处,震慑违法行为,强化工业源、道路移动源、施工扬尘源等各类污染源整治。
(4)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新乐发布”微信平台、横幅、LED屏、政务网站等方式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切实提高企业及群众大气污染防治意识,让企业及群众理解、支持空气质量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