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温室气体知识专栏>应对气候变化常用名词小知识1
应对气候变化常用名词小知识1
发布单位:污管处         发布日期:2022-05-05

1.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对气候变化的定义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通俗而言,气候变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威胁世界环境,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的最危险的因素之一,成为最为热点的全球环境问题。

2.    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或砍伐、焚烧森林时,会产生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存在于大气层中,产生“温室效应”,长时间的积累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极端气候频繁,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3.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从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4.      温室气体(GHG, Greenhouse Gas)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温室气体定义为“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及其修正案中规定控制的7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 (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 (PFCs)、六氟化硫 (SF6)和三氟化氮(NF3)

5.     适应气候变化

通常指面对气候变化负面影响而采取的应对行动。我国2013年发布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指出,适应即通过加强管理和调整人类活动,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减轻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

6.      减缓气候变化

指通过人为干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源、增加汇。

7.     碳源(Carbon Source)

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8.     碳汇(Carbon Sink)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将“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之为“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

9.     化石能源(Fossil Energy Resources)

化石能源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所用的燃料大多都是化石燃料,经历几百万年形成的化石燃料,可能在几百年内被人类耗尽。而化石燃料燃烧后释放的气体,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消耗化石能源是加快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10.    新能源(New Energy Resources)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1.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12.    清洁发展机制(CDM, 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

依据《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它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履行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限排或减排义务。





主办单位: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     技术支持:石家庄市环境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383-1号

总访问量:0

邮       编:050023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位置分布

网站标识码:1301000023

ICP备案号:冀ICP备05019966号-3

公安备案号:130106020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