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做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直接关系到污染源普查工作质量,关系到普查工作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笔者认为,各地开展污染源入户调查工作,需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部署,有序推进,确保入户调查工作取得成效。
第一,充分做好入户调查宣传。要加大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宣传,充分利用属地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开展入户调查工作宣传。要借助行政力量,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行业管理人员等在行业微信群等发布入户调查信息,提升污染源普查对象的思想认知。同时,对污染源集中的街道、社区及园区等,尽可能借助行政力量悬挂入户调查工作横幅、通过电子屏显示入户调查工作信息等,营造良好的入户调查工作氛围。
第二,强化培训,掌握入户普法技巧。在普查工作开始前,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普查人员开展专业辅导,结合普查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确保普查人员懂得相关数据采集的意义、专业名词的含义、统计的口径等,通过案例式讲解等方式,提升普查人员对普查要求的认知。要推进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努力实现普查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要积极开展疑难问题化解工作培训,针对普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提前做好预演,防止因普查人员素质不一、答复各异而影响普查工作质量。
第三,系统部署,提升入户调查成效。要根据行政区域特点,合理划分入户调查工作网络,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根据初期掌握的污染源分布情况,合理分配普查人员,提升普查工作效率。在前期普查人员培训的基础上,以小组、片区的形式,建立普查人员工作交流群,方便普查人员及时就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交流,及时交换工作中总结的有效经验、成熟做法。在分组、分片、建群的基础上,明确具体的普查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确保问题咨询有对象、工作需求有回音。
建立普查工作质量核查制度,在入户调查上报数据的基础上,及时开展普查数据质量核查。一方面,要将普查数据与以往的监管数据相比较,参考前期保存的“一企一档”数据、环境执法数据、环保税收征收数据等,及时发现普查工作中的异常数据。另一方面,建立抽查制度,通过随机抽取、现场核查等方式,对已经取得的数据开展核查,及时发现普查中存在的工作不规范、填报不标准等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环境监察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