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核与辐射>硬“核”科普 | 一起来了解核与辐射科普知识
硬“核”科普 | 一起来了解核与辐射科普知识
发布单位:辐射处         发布日期:2024-12-30

辐射类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活动会接触放射性?
我们的很多活动都会接触放射性。例如:我们摄入空气、食物、水造成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1.5毫希沃特;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为0.01毫希沃特;每天抽20支烟,每年约为0.5~1.0毫希沃特;一次X光检查约为0.1毫希沃特等。
作用方式
放射性对人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按照放射性对人的作用方式,可以将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指的是辐射源位于人体外,产生的辐射对人形成照射。外照射情况下,穿透能力强的粒子如高能电子、X射线、γ射线、中子形成的危害较大。
内照射是由于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产生的射线直接对组织形成的照射。内照射情况下,短射程的粒子如α粒子、裂变碎片以及电子形成危害较大。
测量方式
个人受到辐射剂量的大小如何知晓?
对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包括热释光片、胶片及直读式个人剂量计等,其中热释光片和胶片需要送实验室用相关仪器测量,而直读式个人剂量计在现场可以直接读数。
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要采用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
体内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可以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计算确定内照射剂量,还可直接通过全身计数器来测定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



主办单位: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     技术支持:石家庄市环境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383-1号

总访问量:0

邮       编:050023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位置分布

网站标识码:1301000023

ICP备案号:冀ICP备05019966号-3

公安备案号:130106020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