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
将垃圾分类作为新时尚
早在2016年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2018年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市看到了几位年轻党员在交流社区垃圾分类推广做法时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这也是时隔一年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垃圾分类作出指示,在上海亲切嘱咐青年人把垃圾分类作为新时尚来积极参与,把垃圾分类提升到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高度。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京胡同考察民生,回忆起儿时生活,用自身经历谈及搞好垃圾分类工作。在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小时候,我住在胡同里,都是晚上倒垃圾。现在,条件好了,环境美了,一定要搞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这对我们物业管理的要求又高了,管理难度也大了。要加强管理,不断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他特地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说:“从每家每户开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这个习惯。”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而垃圾分类恰恰是“四个自信”的体现,垃圾分类是强化党的领导,沟通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民族凝聚力,重塑新型邻里关系的重要抓手,因此,垃圾分类必须取得成功。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垃圾分类也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重要保障手段。据有关部门估算,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可以提供300万个就业岗位,增加7000亿元市场空间。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维度看,垃圾分类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水平的落实行动。
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
经过两年半的实践,我国的垃圾分类取得一定成就,也有了几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好模式。
前期环卫和再生资源“两网融合”的探索中,部分地区引入专业公司实行“干湿两分”“绿色账户”“积分兑换”等形式对于民众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及生活垃圾减量起到一定作用。这种以奖励为主,分出来可回收物循环利用导向的垃圾分类模式不仅在现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有效手段。但是相对于每年城乡生活垃圾5%以上的增速,仅仅靠奖励回收再生资源实现减量是不够的,要全系统均衡完善体系。
现在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立法逐渐出台,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实行绿色价格机制,逐渐过渡到产生者付费,有奖有惩、奖惩并举。垃圾分类在立法的同时,更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先从顶层设计减量化入手,如限制包装重量和体积,限制外卖餐饮固液比,限制快递包装物循环利用次数等。
构建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厘清政府责任才能起到教育引导作用。同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教育,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志愿者主观能动性,发挥专业公司的经验优势,发挥社区街道村镇细胞的活力。从这个维度看,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是否及时夯实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示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不管法规多么健全,制度多么完善,生活垃圾总要处理的,处理就离不开这四个系统,它们相辅相成,首尾相连,缺一不可。
在这四个系统当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前三个系统短板特别突出,后面的分类处理系统也有缺口。不过对于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民众有了监督意识,对于混装、混运、混烧、混埋有着强烈的反感和意见,也是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度提升的表现。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有关部门加快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系统建设,同时倒逼民众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是垃圾分类好习惯的要点和难点,一方面制定明确的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同时要让民众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垃圾分类的热情,要让环卫部门、专业企业、社会组织、城乡居民知道为什么要分,如何分。制定指南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定,遵循动态原则,从最基础的可回收物和湿垃圾(易腐垃圾)入手,不能追求大而全,要实行简而优。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信心不足的事实,主要是体现在严重的工程思维和对末端设施的依赖上,对垃圾分类缺乏多维度立体认识。在这一点上,相关部门应该在每一个阶段抓重点体系建设,集中解决关键突出问题。从这个维度看,垃圾分类是一场变革,生态环境的变革,文明意识的变革,城乡管理体系的变革,资源利用的变革,能源结构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