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要闻>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季友:发挥生态遥感监测主力军作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季友:发挥生态遥感监测主力军作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发布单位: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4-07-08

近日,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全面总结了新时代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的进展,系统部署了扎实推进新征程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重要任务。会议要求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强化“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生态遥感监测具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是生态保护修复监管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为深入落实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精神,需要在深刻把握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新部署新要求基础上,推动建立现代化生态遥感监测体系,全面加强“全方位、高精度、短周期”生态遥感监测,当好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主力军。

生态遥感监测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切实加强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扎实推进生态遥感监测与应用,积极赋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生态遥感监测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持续推进生态遥感监测能力建设,夯实发现问题的能力基础

在数据获取处理方面,接入30颗国产民用卫星,可调用亚米级商业卫星由3颗提升至106颗,实现全国2米级卫星季度有效覆盖,重点区域亚米级卫星年度有效覆盖。卫星数据生产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遥感影像产品日生产能力达400景。

在系统平台方面,完成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并正式上线业务运行,是近年来国家在生态监管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研发“督察遥感支持系统”和“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强有力支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江黄河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和“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重点工作。

在设备装备研制方面,研制多功能生态移动巡护车,在多地部署空基遥感监测装备,逐步提升立体遥感监测能力。自主研制数据云服务一体机,实现软件、硬件和数据深度整合适配。研制重要生态空间人为活动一体化、轻量级监测智能作业终端,快速发现生态破坏问题线索。

(二)不断强化生态空间遥感监测,积极服务生态监督执法

坚决落实中央领导指示批示。始终将落实中央领导指示批示的突出生态破坏问题作为遥感监测的重中之重。针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秦岭违建别墅等问题,及时开展遥感监测,为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提供直接支撑。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近平总书记批示过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持续开展人为活动变化季度遥感监测。

有力支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自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始,卫星遥感发现提供问题线索千余条,主要涉及围填湖、矿山超边界开采、岸边带违规开发、毁林开发等问题。在已公开的典型案例中,264条问题线索被采纳或应用。

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定期监测机制。实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年一次、国家公园一年一次的人为活动定期监测,以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的按需监测,发现疑似问题线索56万余条,其中4200余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纳入“绿盾”台账。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定期监测频次由年度提升为双月,发现疑似问题线索2000多处,人为活动遥感识别准确率达98.28%。

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研发基于无人机的草地植物智能识别技术,目前可识别50余种草地植物,并研制了专用无人机载荷和地面生物多样性调查机器人等移动设备。开展了重点区域植被类型、物种栖息地等信息提取和变化监测。

(三)扎实推进生态评估,有效支撑生态综合管理和决策

持续开展全国和重点区域定期调查评估。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开展了4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建立了“五年一次全国、每年一批区域”的长效机制,沉淀出11项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行业标准,以及生态系统格局与质量评价国家标准。最近一次的评估成果作为6个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成果之一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发布。

探索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评估和生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完成“十三五”期间25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的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的成效评估。配合编制国家生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方案,探索开展黄河流域、高黎贡山等重点区域的生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把握好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重要机遇

体现高效能的现代化遥感监测是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关键手段,是现代化生态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要求,把握好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重要机遇,以高水平生态遥感监测服务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一)深刻把握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强化生态遥感监测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保护修复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监管。黄润秋部长在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上也强调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管是对重点领域的外部性监管、是对生态保护成效的监管、是问题导向性的监管。生态环境部近年来先后出台《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及核查处理办法(试行)》《全国生态状况定期遥感调查评估方案》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并配套发布10多项生态遥感监测评估标准规范,以制度文件固化、以技术标准规范化生态遥感监测评估工作。但对标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新要求尚有差距,生态遥感监测的顶层设计亟待加强、制度体系有待完善、工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标准规范体系仍需进一步扩展。

(二)准确理解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新内涵和新路径,提升生态遥感监测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黄润秋部长指出,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就是瞄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这个目标,着力解决突出生态问题。总体来看,遥感监测能力距离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仍有差距,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亟待升级转型,以满足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全方位监管的需求。卫星数据资源有待进一步拓展,以逐步提升高分卫星高频次有效覆盖能力。监测手段尚需从可见光为主向可见光、红外、雷达等多手段的综合运用扩展,以提升监管的精度和效率。

(三)全面对标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新要求,加快构建新时代生态遥感监测业务体系

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监测和针对性评估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手段。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已经构建了自然保护地人为活动定期遥感监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双月遥感监测和生态状况常态化调查评估等业务。但当前生态遥感问题发现仍集中在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等重要生态空间,亟须将监测范围向全地域拓展、监测频次向高时效拓展、监测业务向多领域拓展。生态遥感监测工作有待由平面到立体、被动到主动、监测到研判、评估到预警转变,既要当好发现问题的“眼睛”,更要当好管理决策的“大脑”。

持续强化生态遥感监测,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将以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要求,盯住新变化、瞄准新重点,在实践中“建机制、定规范、提能力、强业务”,筑牢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新质生产力底盘,为点靓美丽中国“颜值”、厚植“绿色家底”贡献遥感力量。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生态遥感监测工作机制和标准规范

统筹谋划,构建形成央地协同的生态遥感监测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国家队”的优势和能力,做好全国生态遥感监测顶层设计,构建“规范、高效、科学、精准”的技术体系,健全“遥感监测—技术会商—下发核实—问题认定—移交整改”的工作制度,推动形成国家和地方联动协同的机制,实现全国生态遥感监测“一盘棋”。

聚焦全过程业务链,持续完善和补充生态遥感监测标准规范。继续完善和增加生态遥感监测标准规范,不断提高生态遥感监测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制定生态破坏问题图斑筛选、判定识别、跟踪、会商等标准规范,补充完善重点区域评估、生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生物量等关键生态参数遥感反演标准规范,加强现有行业标准向国家标准的转换。

(二)瞄定发现问题和生态评估两条主线,深化生态遥感监测业务支撑

以服务监督执法为导向,全力支撑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贯彻落实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中央领导指示批示的生态破坏问题第一时间开展遥感监测。对于中央领导批示过的重点区域、重点问题,持续开展遥感跟踪监测。聚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关注区域和重要问题开展遥感监测,并为长江黄河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等提供遥感即时服务。

以主动发现问题为路径,全面加强生态空间常态化监管。常态化开展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双月人为活动遥感监测。加强对其他生态空间的主动监测,对秦岭等重要区域、已命名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内开发建设活动进行常态化遥感监测,及时发现生态破坏问题。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遥感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违反管控要求及准入清单的疑似问题线索。

以守牢底线为宗旨,大力推进全国和重点区域生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对全国生态安全重要区、生态问题高发区、生态风险高隐患区的人为活动、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等异常变化开展风险遥感监测,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并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估预警和形势研判,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从现状监测评估向动态预警研判提升。

以生态状况调查为抓手,深化提质全国和重点区域定期评估。加强人机交互、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新技术新方法等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提升生态系统精细化解译精度。开展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全面掌握全国、重点区域和各省域生态状况及其变化情况。2024年,重点完成黄河流域生态状况变化专题调查评估工作,2026年全面完成全国调查评估工作。依托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加强“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动态监测和评估,落实《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生态监督的通知》的要求。

以重要生态系统及物种监测为突破,稳步开展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评估。在全国范围内布设遥感监测样地开展植物多样性监测,形成基于遥感监测样地的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网络。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定位视频、声纹识别等新手段,对重要物种及栖息地开展立体监测,及时掌握生境破坏问题,开展重点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调查及变化监测,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面向昆蒙框架目标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等开展遥感监测和保护目标评估。

以实施成效为目标,逐步固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评估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后的生态效益开展成效评估,并提出科学建议。2026年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首次五年评估,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取得实效。

以高精度定量遥感监测为核心,扎实推进全国生态质量监测评估。构建面向生态质量监测评估的定量遥感监测产品体系,建设生态遥感产品地面验证网,研究面向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多种定量遥感产品的差异化验证技术,全面提升生态遥感监测评估水平和精度,形成立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网络布局。

(三)强化生态遥感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监管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

拓展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继续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数据保障。积极拓展卫星数据资源,推进建立商业卫星合作机制,提升商业卫星数据常态化获取能力。加快形成高分遥感数据自动化处理和影像服务发布能力,加强全国生态环境基础影像“一张图”、瓦片地图和全国地表变化等共性产品生产,实现高分遥感影像数据“当日获取、当日处理、当日发布”。加强生态环境遥感云服务平台和一体机推广应用,为地方提供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遥感数据推送与产品生产服务。

推进生态遥感监测新技术研究,不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科技支撑。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积极赋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突破“天空地一体化”立体遥感监测技术研发,协同运用卫星、塔基、无人机、走航车和地面监测等新平台对重要生态空间开展实时、精准监测。积极推进高光谱、红外、雷达等多载荷共性产品新算法研发,提高立体、多维、不同分辨率结合的生态保护修复综合观测能力。加强基于人工智能、多源遥感协同的人为活动变化检测和目标识别等新技术攻关,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度。推进云计算、神经网络、数值模拟等新方法应用,高效率支撑监测评估和预警研判。拓展实时诊断、智能决策等新模式,高质量服务生态保护修复决策分析。  

建设国家生态保护修复综合监管平台,持续夯实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能力。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应用,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提升打造为国家生态保护修复综合监管平台,大幅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智慧化水平。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和有条件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平台,不断扩展功能并建立本辖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综合平台,实现与国家生态保护修复综合监管平台的互联互通与业务协同。

奋楫扬帆启新程,踔厉笃行创新绩。党中央对新征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高度重视、寄予殷切希望。遥感监测作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如磐,必须加快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生态遥感监测体系,当好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主力军,不断开创监测精准、支撑全面、央地联动、智慧高效的生态遥感监测新局面,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     技术支持:石家庄市环境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383-1号

总访问量:0

邮       编:050023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位置分布

网站标识码:1301000023

ICP备案号:冀ICP备05019966号-3

公安备案号:130106020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