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要闻>赣粤3次“生态对赌”,谁是赢家?| 寻源东江④
赣粤3次“生态对赌”,谁是赢家?| 寻源东江④
发布单位: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4-03-26

c6c8607d13973af411ccd4ec10dc6f01_17108230744251955_1080x550.png

“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源头水!”在江西省赣州三百山福鳌塘,一座“护源石”在雨中静静地矗立在塘边。作为东江源水区,2021年,这里完成了东江源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顺着东江水流,记者来到了山下的鹤子镇阳佳村河长制主题公园、东生围镇镇江河老围段。作为流域河段,两地分别完成了生态水护绿项目、清淤整治连通工程。

3个不同的工程,却指向了共同的目标:护好东江水!而这3个工程还有着共同的资金来源:东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

东江流域是如何进行生态补偿的?资金从哪里来,用到何处,落地效果怎样?近日,中国环境报记者来到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与安远县进行了现场采访调研。

                 

赣粤“对赌”,签署三轮生态补偿协议

                     

跨流域共治,携手共护东江水,赣粤两省达成共识。然而,对于上下游来说,双方治理责任该如何明确?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研究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办法。并明确在江西—广东东江开展跨地区生态保护补偿试点。

这为江西、广东两省实现跨流域生态补偿提供了时机。

从2016年到2023年6月,赣、粤两省已签署三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

记者了解到,从第一轮生态补偿协议到第三轮协议的签订,协议约定内容不断变化,标准逐渐提档升级。

2016年,首轮生态补偿期限暂定3年,双方约定:如果纳入东江流域生态补偿考核的东江出省境国考断面——寻乌县兴宁电站断面水质年均值由2016年的Ⅲ类提升至2018年的Ⅱ类,定南县庙咀里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在Ⅲ类并得到改善,则广东省每年补偿江西省1亿元,中央奖补资金每年3亿元,江西省配套资金每年1亿元,3年共计15亿元。

“3年试点结束,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跨省断面水质优良率100%达标并稳步提升,生态补偿成效显著。”江西省赣州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肖利华介绍,第二轮协议对工作目标、水质达标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补偿标准方面进行了调整。

协议规定,2019—2020年,考核断面水质每月均达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2021年,力争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Ⅱ类及以上。此外,中央奖补标准退至每年2亿元,江西、广东两省每年仍为1亿元,3年总计12亿元。

而第三轮协议相比第二轮继续有了新的跨越。流域生态补偿逐步从单纯水质补偿转到对生态产品存量维护和增量提升的补偿。原来补偿资金主要用于东江源区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项目,而如今可以用于东江源区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领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补偿资金共支持了173个项目建设,用于流域内实施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污染治理、水土流失、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绿化造林等一系列工程项目。通过实施这些项目,东江源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东江流域出境水质保持100%达标。

跨流域生态补偿,东江源区迎来一泓清水。

可以说,两省“对赌”,赌出了双赢。

                      

生态“对赌”,净了水富了民

                       

共饮一江水,同唱一首歌。对于赣州人民来说,“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源头水”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需要付诸实践的行动标准。

赣州市寻乌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华香告诉记者:“我们打造了‘源头移民保护—流域内治理—出境断面监测’全流域治理模式,在流域内开展综合治水、治沙、治气,在交界断面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另一方面,我们加强跨省协作,与下游广东龙川、罗浮等县市建立了区域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联合会商、联合监测、预警等,共同促进东江流域治理。”

据介绍,自东江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来,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纳入东江流域生态补偿考核的庙咀里、兴宁电站等两个出境断面水质类别大幅提升,均达到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协议水质目标。

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2023年庙咀里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或好于Ш类)均为100%,水质类别由Ⅲ类提升至Ⅱ类;兴宁电站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或好于Ш类)均为100%,水质类别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其中,2021年兴宁电站断面水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水质类别为Ⅰ类。

“路小、河脏、环境差是以前外界对阳佳村的评价。但是近年来,村里发展了富硒水稻、脐橙等产业,村民的腰包不断鼓起来,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安远县鹤子镇阳佳村河长制主题公园,阳佳村党支部书记郭冬秀介绍村子的改变。

近年来,为切实保护好东江源头,安远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共落实县级河长7名、乡镇级河长36名、村级河长230名,巡查员及河湖保洁员各230名。同时,该县强化河湖管护治理,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如今,汩汩清水贯穿整个村镇,成群的鸭子嬉游其间,不远处的岸边,一位老人正在静静垂钓。“钓上的鱼,可以熬鱼汤喝。”看着脚下鱼筐里的10余条小鱼,老人用客家方言向记者述说。

“你们看,白鹭又飞来了。”东江水继续流淌,在安远县东生围镇镇江河老围段,记者看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作为安远东江流域的母亲河,2019年,这里完成清淤整治项目实施后,有效改善了当地水质和沿岸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使镇江河老围段河道防洪排涝标准得到提升,水质得到明显提改善,人居环境好转。

如今,东江两岸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老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赣粤两省不断“续约”,将更加有力保障东江流域水质稳步改善,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加速转化,为全国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提供示范。

保东江源一片净土,富源头区一方百姓,送粤港地一江清水。“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共同努力,一定能让粤港人民源源不断地喝上放心水、满意水。”



主办单位: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     技术支持:石家庄市环境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383-1号

总访问量:0

邮       编:050023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位置分布

网站标识码:1301000023

ICP备案号:冀ICP备05019966号-3

公安备案号:13010602000714